风旗潮涌,我们以短暂的相聚汇聚起强大力量,2025年6月25日,昭韵故里筑梦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文化的热忱,走进昭君纪念馆,以青春之名,承继先贤志,共筑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的新梦,让这跨越时空的和平薪火,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图一、二:参观
昭君纪念馆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昭君村,香溪河畔。整体设计以汉代风格为主,体现王昭君所处时代的历史风貌。馆内收藏陈列的汉唐文物均出土于昭君村,如汉砖陶器等,这些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昭君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记载了几千年来文人墨客对昭君的评价和褒扬,使纪念馆成为当今中国研究王昭君历史文化的中心。馆内珍藏的名人字画数量众多、品位极高,其中不乏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名和村名等,为纪念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香溪孕秀:展示昭君出生地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以及她在此地的成长经历;别乡进宫:讲述昭君被选入宫的过程,以及她离开家乡时的情景;请行和亲:介绍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昭君千秋:讲述昭君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她的纪念和敬仰之情。王昭君从历史人物演变为跨越两千年的文化符号,其影响已超越单一的民族或时代范畴,至今,昭君文化仍在推动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共鸣,成为中华文明中极具生命力的历史遗产。
随后,我们团队对前来游玩的游客进行随机采访,庆幸的是我们还遇到了军休大学艺术中心“昭君杯”文艺展演,让我们这次考察得到了升华。通过对他们的采访了解到尽管已褪去戎装、告别职场,但炽热的艺术情怀从未冷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炽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年龄从不是热爱的界限,退休亦能开启精彩人生的新篇章。这场充满生命力的文艺盛宴,不仅是对昭君文化的深情礼赞,更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深刻领悟到热爱是生命的底色,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种,为此次考察之旅注入了永不褪色的精神动能。

图三:合影留念
昭君纪念馆不仅是承载历史记忆的陈列馆,更是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灯塔,照亮青少年探寻文明根脉的成长之路。在这里,王昭君不再只是史书中的传奇女性,她化身为鲜活的时代坐标——其“自愿请行”的抉择,启示青少年在个人理想与家国责任间寻找价值共鸣;她促进民族交融的壮举,成为当代青少年理解多元文化、践行包容精神的生动范本。馆内“驼铃声远,团结种生”的箴言,恰似一句跨越两千年的时代邀约:生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当以史为鉴,从昭君文化中汲取和平共处、开放包容的智慧,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融入血脉,以青春之力浇灌团结之花,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新时代的文明交融篇章,让古老的精神火炬在青春接力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