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活动 > 正文

昭韵筑梦,数智兴农丨球友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实践纪实(三)

【来源:球友会 | 发布日期:2025-06-30 】

在兴山县峡口镇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有这样一位青年,他以青春之名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2025年6月27日,昭韵故里筑梦队走进兴山县峡口镇,对话峡口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万忠毅,在基层工作者质朴的话语与鲜活的故事中,团队触摸到新时代青年干部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滚烫初心。

图一:采访环节

采访伊始,谈及选择扎根基层工作的初衷,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我是土生土长的峡口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大学毕业后,就想着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点实事,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基层的广阔天地同样能绽放光彩。”于是2017年,通过省考的万忠毅放弃都市机遇,坚定地回到家乡兴山县峡口镇,开启了他的基层工作之旅。

曾经,他是教培机构里侃侃而谈的青年讲师,西装革履、粉笔飞扬;如今,他是沾满泥土的基层守护者,雨靴裹着泥泞,草帽压着烈日。这位90后干部的人生轨迹,在转身投身乡村的刹那完成蜕变——防洪防汛时,他蹚着齐膝洪水转移群众;山林防火季,他背着喇叭穿行在蜿蜒山路上;村民家中,他攥着泛黄的走访本,把每一声叹息、每一个期盼都化作亟待解决的民生清单。

图二:采访环节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指着桌上密密麻麻的工作台账,笑着道出基层工作的真实模样。暴雨倾盆的深夜,他打着电筒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寒风凛冽的清晨,他蹲在五保户灶台前添柴生火;万家团圆的节假日,他仍守在值班室接听群众来电。“5+2、白加黑”不是口号,而是他用脚步丈量民生、用双手托举希望的日常注脚。

谈及基层工作的挑战,万忠毅神色凝重:“防汛防火防灾是季节性大考,信访维稳则是全年‘必修课’。”他回忆起6月19日气象部发布橙色暴雨预警,连续多日驻守河堤的场景:“所有的民兵党员队伍第一时间组织起来,迅速将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大家手持电筒,轮番驻守河堤,手电筒的光在雨幕里连成线,那是责任与信任交织的光。”而在信访工作中,坚持“接访即办”,对群众诉求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基层工作就像千头万绪的线团,党建、民生、安全……每一根都得牢牢攥在手里。”万忠毅笑言日常的生活:白天走访群众、调解纠纷;深夜伏案整理党建材料、撰写工作报告。令他欣慰的是,乡镇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设施齐全的公租房、每日三荤三素的职工食堂,让干部们能安心扎根。

在这片土地上,像他这样的基层干部,都正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将政策的温暖、治理的力度,编织成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屏障。采访最后,万忠毅对青年员工们寄予厚望:“基层是一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沃土,希望同学们能走出校园,多到基层看看,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只要脚踏实地、敢想敢为,青春就能在基层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图三:合影留念

此次采访,让昭韵故里筑梦队的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干部的坚守与情怀。万忠毅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青春篇章,他的身影,正是无数基层干部的缩影——以青春之名扎根热土,用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场对话,不仅让成员们深刻理解了基层工作的意义,更点燃了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