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活动 > 正文

寻梦恩施,探访非遗|球友会暑期社会实践纪实(九)

【来源:球友会 | 发布日期:2025-07-04 】


7月2日,球友会“寻梦恩施,探访非遗”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恩施开展非遗实践活动,本项目重点聚焦项目以恩施女儿城傩面具文化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创从业者,结合民族舞艺术体验,挖掘非遗文化传承现状与创新发展模式。

深入恩施女儿城传统街巷。通过实地勘察,体验傩面具的制作过程,系统记录傩面具陈列场景与视觉特征,其夸张的造型纹饰、鲜明的色彩构成,承载着土家族原始信仰与民俗记忆,构成珍贵的文化符号样本。

图一、二、三:实践团队体验傩面具

在采访的过程中,团队围绕非遗传承核心,与翟老师进行沟通:“如何接触到傩面具这项非遗技艺”“非遗手工艺品面临最大的挑战有什么,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推动非遗技艺创新做过哪些尝试,有没有考虑过用AI数字技术辅助店铺的运营”面对这些疑问,翟老师以丰富的经验与专业逐一解答,一来一往的交流中,我们窥见傩面具文创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从最初被面具神秘纹样吸引入行,到如今探索“传统纹样+潮流设计”的转型之路,她的分享既有创业艰辛,也充满创新热情。同时也让我们挖掘傩面具文创发展密码,洞察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图四、五、六:实践团队参访当地人员

夜幕笼罩下的恩施女儿城,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周围古朴的土家吊脚楼。身穿民族服饰的阿哥阿妹身着绚丽多彩、绣工精美的织锦裙袄,汇聚在广场之上。国家级非遗“摆手舞”即将开场,现场弥漫着兴奋与期待的氛围。激昂的鼓声骤然响起,节奏明快而有力,阿哥阿妹们随之舞动,脚步刚健,身姿婀娜。他们的一招一式里,藏着傩戏的影子:甩动的衣袖,恰似傩戏中驱邪祈福的动作,带着对生活的美好祈愿;有力的顿足,犹如傩戏里敬神时的庄重姿态,饱含着对祖先和神灵的敬畏。

球友会“寻梦恩施,探访非遗”社会实践团队漫步古街实地考察傩面具陈列,并亲手体验傩面具从白杨木选材、纹样雕刻到矿物颜料上色的完整制作工序,与文创产业从业者深入访谈,沉浸式观赏土家族民族舞艺术,,在指尖与刻刀的触碰中,深度感受非遗文化的传承魅力与创新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与传承。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恩施的非遗文化,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图七:集体合照留念